配查网 一季度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加码
4月25日,记者从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2025年一季度云南省金融运行情况发布会获悉,今年一季度配查网,我省存款增速回升,住户存款保持较快增长,贷款保持稳定增长,中长期贷款贡献度提升,金融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,更多金融“活水”流向绿色、科技创新、普惠小微等领域。
贷款季度增量创历史新高
3月末,全省本外币存款余额4.64万亿元,同比增长4.5%,比年初增加1745.64亿元,同比多增644.05亿元,其中,3月份增加1290.5亿元,月度增量创历史新高;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4.96万亿元,同比增长5.19%,比年初增加1322.12亿元,季度增量创历史新高。
住户贷款增长平稳,3月末,全省住户贷款余额1.63万亿元,同比增长5.25%,其中,消费贷款比年初增加56.88亿元,同比增长2.01%,增速实现低位回升;经营贷款比年初增加302.54亿元,同比增长11.59%,保持较快增长态势。企业贷款增速回升,全省企(事)业单位贷款余额3.29万亿元,同比增长5.16%,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788.87亿元,对企业贷款增量的贡献度达84.12%,同比增长6.82%。
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调查统计处负责人成瑾分析,从利率看配查网,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成效显著,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,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,社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。一季度,全省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.69%,同比下降0.51个百分点。
“今年以来,我省金融机构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,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助力信贷结构持续优化。”成瑾表示,我省信贷结构呈现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保持稳定增长,金融支持“科技创新”力度加大,民营经济贷款保持较快增长,普惠小微贷款保持量增、面扩,涉农贷款保持同比多增等特点。
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有序推进
今年以来,云南省养老金融、绿色金融、科技金融、数字金融领域三年行动方案先后印发,引导更多金融“活水”流向绿色、科技创新、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。
“科技金融领域配查网,以企业需求为导向,促进银行优化融资供给,实现银企良性互动。”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处长段云介绍,全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906.39亿元,同比增长6.04%。
绿色金融领域,绿色贷款余额7665.94亿元,比年初新增390.58亿元,持续推广取水权质押融资,“取水贷”在全省16个州(市)落地9.11亿元,促进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高效转换;普惠金融领域,金融服务普惠小微和乡村振兴的内部制度不断优化,小微市场主体的融资获得感持续提升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164.74亿元,同比增长15.37%;养老金融领域,适老化服务示范网点规模稳步拓展,“安享存”“养盈存”等专属养老金融产品矩阵日渐丰富;数字金融领域,云南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扩容提质,产品数量和服务覆盖面稳步提升。融信服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241家,联通银行机构网点4361个,发布金融产品998项,已注册企业140.11万户,累计授信金额3586.3亿元,惠及企业26.95万户。
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力度加大
今年以来,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不断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内部机制,创新产品体系及金融服务,增强金融供给与民营经济需求的适配性。截至3月末,云南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9415.87亿元,同比增长12.02%,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.83个百分点。
“有效运用再贷款、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,带动金融机构扩大对民营经济的信贷投放。”段云介绍,同时,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聚焦民营企业创新“民宿贷”“创指贷”“知识产权贷”“农业设施抵押贷”等特色信贷产品,联合省发改委建立民营企业常态化融资对接机制,着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堵点,目前已累计帮助153家民营企业获得48.66亿元资金支持。推进普惠金融服务港湾标准化建设,在全省建成普惠金融服务港湾305个,为10.24万户民营企业提供434.39亿元资金支持,有效提高市场主体融资获得感。常态化参与“厅局长坐诊接诉”,积极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为“挂号”企业解决融资问题44个。
下一步,我省将继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,落实好全省10件惠企实事,力争全年新增再贷款余额100亿元以上,“融信服”平台服务新增授信1200亿元,全年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0%以上,确保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力度同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贡献度相匹配。针对民营企业的经营情况,在做好传统信贷支持的基础上,丰富产业供应链金融、跨境金融等服务,更好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。同时,完善数据共享、融资担保、风险补偿等机制建设,进一步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、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,持续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。
云南日报-云新闻记者:杨抒燕
审核:李兴文配查网
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